6月12日,漯河市某商贸公司的王先生觉得自己摊上事儿了,公司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而且眼看要到手的订单“飞了”。
原来今年6月初,一家公司准备与王先生的公司签订一批贸易合同,该企业在核查公司经营情况时,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查到王先生的公司在“异常名录”,因公司信用有污点准备取消订单,王先生一听急了,一直好好经营的公司怎么就被列异了呢?
王先生火急火燎的来到市工商局信用科,一定要一探究竟。信用科工作人员徐啸一边安抚王先生的情绪,一边根据王先生提供的营业执照进行查询:原来今年1月,漯河市工商局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随机抽中了该企业,当执法人员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时,发现王先生设立的公司不知去向,执法人员通过企业登记的住所和联系方式均未能与法定代表人王先生取得联系。根据检查结果,这家公司于2018年3月5日被依法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听到这个情况,王先生若有所悟:原来公司在2017年由于原经营场地到期,重新租赁了新的办公地址,但当时以为换个地址没啥影响,就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到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恰巧手机号也在期间做了更换,没想到今年1月份工商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时,刚好抽中了该企业,所以检查时出现了“失联”现象,结果就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了。
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王先生懊悔不已,工作人员随即联系办证大厅工作人员,帮助王先生咨询了经营地址变更手续,并提供了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所需要提交的材料目录,指导他尽快从经营异常名录中移出。就在上周三,王先生打来电话激动的说:“多亏你们帮忙,才能及时从“异常名录”移出来,这笔订单终于签下了,要不我这损失可大了!”
相关下载 |
---|
![]() |
文章搜索